爱心传递

我国的贵族时代是怎么终结的

分类:爱心传递  发布时间:2019-09-03 09:54:04

作者:二号头目

来源:九边(ID:ertoumu893


本文主要采信的是陈寅恪和内藤湖南,以及谢和耐等学者的研究成果。


大家首先要有个认识,以唐朝末期为界,中国历史被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节,前半截就是传说中的贵族时代,国家的统治阶层在他们贵族内部选拔,后半截是我们熟知的平民时代,也就是延续至今的公务员考试制度,文官从平民中选拔。当然了,不是说贵族时代没有平民在上层,也不是说平民时代就完全没有贵族了,而是说哪个群体占主流的问题。


在宋朝以前,中国跟西方一样,也是贵族和军功集团形成了帝国的两根柱石。你想建功立业,主要有两条路,最好是能出身豪门,而是是嫡长子,很可能一生下来就有爵位,比如王羲之,他出身魏晋豪门的“琅琊王氏”,出生没多久就当了官,所以也叫“王右军”。


如果出身低微,那就最好去北方打仗,当时最不缺的就是打仗,逮到机会说不定就可以脱颖而出,不过概率低到可以忽略不计,因为军中也是大批破落贵族子弟,比如那个高欢。


春秋战国咱们就不说了,家天下,大家知道的那时候的很多人姓“公孙”,这个姓的意思就是他爷爷是“公爵”,他是公爵的孙子,比如我们熟知的商鞅,他还有一个名字,叫“卫鞅”,意思是他是卫国人,还有一个名字,叫“公孙鞅”,暴露了他的贵族身份。


此外那个齐桓公,当上他们齐国头目之前史书里叫他“公子小白”,也一样,他爹是公爵,他是公子,而且他是钓鱼爱好者姜太公的后代,他本来的名字应该是“姜小白”。


而且那时候其他官员也一样,都是老爹当完儿子当,比如秦国的王翦王贲父子,赵国的赵奢赵括父子,楚国项羽他们一家子,老子退休后儿子顶缺,如果表现好就提拔。


这种状态主要是跟当时的技术水平强相关,当时的文字在竹简上嘛,随便去图书馆借本书都得用牛车拉,后来有书了,但是没法大规模印刷,看一本书比现在买辆车都费劲,底层自然没动力去抓学习。


我们知道,书是经验和知识的传承手段,如果没这玩意,每代人都得重复造轮子,一直也没法明显进步,所以在那种技术条件下,知识全部存储在上层,底层获取知识的手段主要是听老人们讲故事。这个不止我国有这个问题,直到1500年,整个英格兰只有80本书,欧洲一半贵族都是文盲。


上层垄断了知识,也就垄断了权力。


到了汉朝,刘邦是流氓出身嘛,革命上台,推翻了秦朝的贵族体制,不过当时技术没进展,刘邦上台后重新建立的国家跟秦差不多,只是没秦那么严酷了,所以大家经常说“秦汉”“隋唐”“魏晋”“明清”,因为这几个组合体制上讲差别并不大。


比如那个隋唐,几乎是一个模子出来的,依赖的势力完全一样,都是陕西渭水流域的那块平原的贵族和甘肃东部贵族,国家政策也完全一样,都是修运河连通南北,然后把南方的粮食拉到北方,积攒实力去进攻对中原形成威胁的高句丽和突厥,隋朝是征高丽征完蛋的,唐朝进攻高丽的次数比隋朝都多。进攻高昌国,打开西北商业通道。


多说一句,李世民就是个高配版本的隋炀帝,跟隋炀帝一模一样,不仅人生经历很像,年纪轻轻就立下旷世军功,后来都干掉兄长上了位。而且隋炀帝的毛病他都有,隋炀帝想干的事他都干了,越晚年越不像话,能明显感觉到他一辈子都在压抑着内心的小恶魔。后来吃仙丹吃死了,应该是水银中毒。


不过汉朝在秦朝基础上,有形成了对后来一千年影响极其深刻的一个玩意,豪族。


秦朝的时候是没有豪族的,那时候谁敢豪啊,分分钟被干翻,酷吏上门,长老们被车裂,剩下的发配去修长城。


到了汉朝一开始也还行,大家知道“文景之治”吧,就是文帝和景帝两任皇帝无为而治,天下富足的不得了。


大概思路咱们现在看都很眼熟:极低的税率,国家放弃大国企,盐铁等战略物资都由私人在搞,甚至货币发行权都不在国家手里。


大概用了七十年吧,汉朝就从一个穷逼弱国发展到可以去找匈奴决战的地步。那这里就有个问题,为啥历代不都这么搞呢,皇帝们都傻逼吗?当然不是,因为这么搞同样风险和机遇并存,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地方政府做大,直接挑战中央,爆发了吴楚七国之乱。


其次就是贫富分化也急剧拉开。我记得当初看柏杨的《资治通鉴》,老人家发现史书中刚说完汉朝富得流油,马上又说路有冻死骨,柏杨看不太懂,武断地说是《史记》在胡扯。柏杨不明白,这其实不矛盾,自由市场有助于经济快速发展,但很可能导致社会撕裂,贫富急剧分化。


就在这个时候,形成了小型的豪族,也就是非常有钱的大地主。


随后汉朝对匈奴决战,仗打了几十年,赋税越来越重,后来《史记》里说人口大规模减少。我看很多人说是这些人死了,其实不是,这些人都跑去藏到文景时期崛起的豪门那里去了,就在这个阶段,豪门成长成了豪族,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奇怪一景,政府统计不到自己的人口了。因为豪门强大到不让政府统计他们内部有多少人。


后续历代每次改朝换代,都伴随着人口的大量减少,其实不是都死了,而是户口统计不到了,这些统计不到的人可能是跑山里了,也可能是跑豪族那里当农奴去了,国家统计不到。


随后从汉朝武帝开始,一直到唐朝末期,在这近千年里,中国历代政府没有一个政府彻底弄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人,因为豪族一直在隐藏人口。那时候都是“人头税”,按照你家的人口数量征税,豪族一直不上报真实人口数就可以一直逃税。


这里就有个问题,政府能同意他们豪族这么瞎搞?


当然不同意了,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王莽,他竟然要在汉朝搞社会主义实验,要把豪门的地丈量之后重新分了,这不捣乱嘛,大家都知道他的下场吧,山东豪族推选了刘邦的远房亲戚做头目,也就是刘秀,跟刘秀一起推翻了王莽,最后王莽众叛亲离,新来的贵族把王莽的人头当足球踢,看他还敢搞事。


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,豪门开始崛起,在魏晋南北朝的南朝,最酷最炫最牛逼的是王家和谢家,而不是皇帝们的家族,这也是为啥有那句诗,“旧时王谢堂前燕”,因为“旧时王谢”,比天子地位都高。


到了唐朝,最有权势的是“五姓七望”。


五姓七望是什么呢?上次没介绍,这次说一下。


陇西李氏,从秦国开始发芽,汉朝开始茂盛,那个“李广难封”,就是他们这一家子的,后来唐朝李家,也是这一支的。


赵郡李氏,也就是山西那一带的另一个姓李的大家族,从战国开始崛起,出现过赵国末期的大将李牧,他们家唐朝出了一堆宰相,而且不断往宫里送女性,跟皇家联姻。


博陵崔氏,这个就是战国时候的齐国贵族,齐国贵族以前姓姜,刚才说了,姜太公辅助武王伐纣,打下天下来之后把齐国给他们家了,这一支也是在唐朝达到巅峰,前后出了15个宰相。


清河崔氏,这个就更牛逼了,鲜卑人进中原,也得依靠他们一家子,后来跟鲜卑贵族闹矛盾,前后被屠杀了两次,不过杀掉的事其中两个分支,剩下的一支活到唐朝。


范阳卢氏和荥阳郑氏,这两支故事不多,我们也不多说。


太原王氏,这一支匪夷所思,祖上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王翦,和他们琅琊王氏其实是一家子,其他几个大家族都在唐朝末期完蛋了,但是这一家子挺过了魏晋南北朝的“大分裂”,又挺过了五代十国的“小分裂”,坚持到明朝还在,简直开挂了。


此外还有不在这七家里的弘农杨氏,隋朝皇帝不是姓杨嘛,就是这一支的,还有武则天他妈,都是这一支的,武则天他爹是个木材商人,资助唐朝造反,唐朝皇室从隋朝皇室里选了个妹子给他,从此他们家也成贵族了。是的,唐朝建立后隋朝皇族还在唐朝当大官,隋唐一家,这要不是一家子,怎么可能发生这种事。


这七个大豪族中,“崔”和“李”各两家,所以就叫“五姓七望”。大家注意到了吧,这些豪门都是千年家族,就跟欧洲似的,连绵不绝。


汉朝完了三国嘛,三国完了魏晋南北朝,南北朝终结于隋,隋又变成了唐。朝代在变来变去,北方游牧部落来了又被灭了,大豪族却变化不太大,只是偶尔跟游牧民族的军事贵族联姻,比如最近津津乐道的李家有鲜卑血统,其实就是他们陇西李氏历史上娶过鲜卑贵族女人,李世民他奶奶不是姓“独孤”嘛,这就是个鲜卑军事贵族的女人。


这些豪族一部分盘踞在西安那一带,这部分就叫“关陇贵族”,以长安为基地;还有一部分在山西山东河北,这三个省在函谷关以东嘛,所以这些地方的贵族叫“山东贵族”,以洛阳为基地;还有一部分在长江以南,比如扬州金陵那边的,叫“江南贵族”,这些贵族很多事从三国孙权那时候一直延续下来的。


从东汉到唐朝,几乎所有的政治事件都是围绕这些豪族之间的排列组合展开。皇帝必须得得到贵族豪门们的认可和支持,才能行使权力,如果皇帝独断专行,一方面没钱,另一方面贵族们会捣乱。


比如隋炀帝,他就一直想依赖江南贵族,摆脱关陇贵族,成天往南方跑。后来天下大乱,关陇贵族重新选定了领导人,也就是太原李家,李渊太原起兵时候带了三万人,到了西安已经有了二十万,然后凭借关中平原的后勤支持灭了其他割据势力。


唐史里对李唐夺天下过程中,李世民南征百战进行了非常浮夸的描述,说他多神勇多机智,但李唐崛起的关键因素没说,后勤,打仗就是打消耗,一场仗往往打一年,各自好几万大军在前线对峙互耗,谁先抗不住了谁自然乱阵脚,急着决战很容易被对方干掉。


没有关中豪族的支持,没有粮兵支持,根本没法维持那么大规模的持续作战。说白了,就是关中贵族看杨广不爽,换人了。还有后来的那个武后,她上位依靠的就是山东贵族,所以她经常去洛阳待着。


而且大家都知道她上台之后大规模屠戮贵族吧?其实杀的都是李唐皇族跟西北贵族。据说杀了几百人。随后用山东贵族填充了这些职位。到现在大家也看出来了,山东贵族支持她也不是因为她人格感召,只是为了扩充势力。


大家都知道武后开科举,其实我们反复说了,科举招来的还是一群稍微小点的贵族,也就在那个时候,江南贵族开始进入朝廷,比如大家熟知的张九龄,他就是科举上来的江南豪门之子。他跟李林甫(出身西北贵族)之间的政治斗争,就是关陇贵族和南方新兴豪门之间的对抗。


在这上千年里,没有“君主独裁”,只有“贵族共和”,大家一起坐下来商量问题,皇帝除非联合了一堆贵族搞其中一家,否则是不能随便动手的,因为皇帝本身只代表贵族中的一支。


而且那时候跟宰相也是客客气气的,隋唐时候宰相跟皇帝一起坐在那里唠嗑,而且当时贵族掌权的门下省,可以驳回皇帝的圣旨,到了宋朝,属于过渡阶段,但是君臣之间已经不再那么随意,到了明清,宰相干脆没了,取代宰相的内阁以及后来的军机处成了皇帝秘书班子,而且圣旨里的语气不再是商量口气,变成了命令式。


回到唐朝,这些贵族的势力大到什么程度呢?有个知名的小例子:


唐太宗上台后意气风发,要求编撰反应世家门第顺序的一本书,叫《贞观氏族志》,编完之后呈递给他,一看排名第一的是山东贵族博陵崔氏,第二是范阳卢氏,第三才是他们陇西李氏。


太宗气坏了,让回去重编,这才把他们陇西李氏放前边去。


这个故事说明三件事:


首先,太宗自己就很在意这事,不然他也不会让人编;


其次,山东豪族当时不在权力核心里,但是影响力却很大,最主要的一点是“儒家”,话语权就在山东豪门那里;


最后,权力似乎已经可以改变门第顺序。


不过太宗一朝变化不大,后来整个唐朝,一直都在三股权力在玩拉锯,分别是:大豪族,代表着军功集团的武夫们(节度使),还有皇权。


以往大家说是科举终结了贵族,其实不是,我们前文说起过,科举是从隋朝开始的,但是数量感人,在隋朝没招几个,在唐朝每年招收十来个人,而且那个时代可以读书的也不是农民,都是稍微小一些的地主家庭,或者干脆就是大豪族里没法继承爵位的人。


普通老百姓哪有条件看书啊,那时候看书的门槛高到就跟现在去哈佛查资料似的,一方面路途遥远,成本太高;另一方面,当时绝大部分人不识字,就跟现在很多人看不了英语一样;最后你去了哈佛也不让你进去。


而且唐朝科举不是考上去就完事了,要考核“身言书判”(也就是体貌,言辞,书法,文章),也就是得经历大贵族们的面试,这普通家庭哪会玩这个?所以说,隋唐科举和宋朝之后的科举完全是两码事,隋唐不管干啥事,都透着一股门阀主义气质。


所以以往说终结豪门的是科举,这个明显不靠谱,《中国社会史》里说,“从唐肃宗到唐朝灭亡期间担任过宰相的一共有179位,其中出生于士族、门阀有143人,占80%;出生于中等家族的有22人,占12%;而真正的平民宰相只有12人,占7%。”你们感受下。


真正对豪门影响大的有两个东西,一是节度使。


节度使好理解,唐朝一直饱受北方少数民族袭扰,成立了一堆军府,军府下有一堆农民,这些农民平时种地,每年去轮流当一段时间兵,这就叫“府兵制”,管理这帮兵的,叫节度使。


一开始唐朝贵族非常愿意去当兵,因为鲜卑贵族尚武嘛,后来贵族们习惯了安逸,慢慢不太愿意去西北或者山西那些荒凉地带去当“守夜人”,很少有去边疆当兵的,但你不去当兵就没法担任节度使。


因为到了唐朝中后期,各个藩镇内部搞军事民主,节度使不是朝廷任命的,是士兵们选出来的,也就是将领需要声望才能压得住边疆的大兵们,朝廷派过来的官员到了边疆,说话根本没人听,因为边境的大兵们只认他们自己人,不和他们一起作战的他们都不太认,这样慢慢的,唐朝贵族失去了军队的支持。


另一个东西叫“两税法”。


“两税法”这玩意在中国历史上是划时代的,在那之前,政府收的是“人头税”,你家有几口人,就收多少税,不管你是穷的掉渣还是富得流油。


而两税法其实就是“财产税”,你家有多少地我征你多少税,这样明显更加合理一些,但是合理归合理,却推行不下去。


当时豪门手底下其实农民很多地也很多,但是他们故意少报,政府也拿他们没办法,而且政府就是豪门组成的嘛,自己不会革自己的命。


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,事情慢慢起了变化,因为土地兼并嘛,土地都被豪族圈走了,他们又隐瞒人头数,政府税越来越少,以前的财政体制慢慢就完蛋了,政府缺钱,帝国财政问题越来越大。


唐玄宗,也就是杨玉环她老公,那个时代爆发了改变帝国命运的“安史之乱”,如果按照传统的帝王将相史观来看,责任几乎不可避免的跑杨玉环兄妹那里去了,不过这属于廉价的解释,那么大的帝国,被一对兄妹给坑了,怎么都说不过去。


但是从财政史观来看,就很清楚了,当时随着土地兼并,政府收不上来谁钱,唐朝财政越来越虚,只好让地方藩镇自己想办法养活自己,藩镇大佬自己控制了地方财兵,权力可不是越来越大,节度使们成了地方上的皇帝,出事只是迟早的。果然,随后爆发了安史之乱。


安史之乱毁掉了盛唐,并且形成了整个中国古代史的大分水岭,从那以后,贵族就开始衰落,平民开始崛起。因为这事有两个意外的好处:


一是大量豪门在安史之乱中被屠了,而且在这之后,唐朝对藩镇基本失控,藩镇节度使成为了豪族另一个天生劲敌,这一点我们上文已经提了。


二是大量的农民流窜到南方种地去了。


农民到了南方后开始开始麦稻轮作,江南收成越来越猛,一年两熟,天下税负,江南承担了十之八九,此外还有一些听中央话的节度使,刚才说了,节度使们是不鸟贵族的,也在他们地盘上也实行两税法,唐帝国在安史之乱后苟延残喘,靠着两税法征收到的税活过来了,竟然还来了一次“宪宗中兴”。


所以安史之乱结束后,帝国开始搞两税法,政府的意思是你们豪门地主想隐瞒就隐瞒吧,你们的税我不征了,我去南方新开垦的那地方去征收。


从这个时候开始,天子国库开始充盈,有权有兵,地方节度使也有钱有兵,皇权和节度使开始对峙,同时他俩一起挤压贵族,权力从贵族流向皇权和节度使。从这个时候起,贵族开始了不可逆转的衰落。


到了唐朝末期,贵族又遭黄巢和朱全忠的新一波屠杀,这是继安史之乱之后的又一波,比如发生了比较标志性的事件,白马驿之祸,唐朝节度使朱温把一堆贵族大臣带到黄河边砍了头全扔黄河去了。


这件事我们称为“标志性事件”,意思是这事本身并没有那么大的能力把贵族都灭了,但这是从公元755年开始安史之乱到905年的150年间节度使屠贵族的一个缩影。


白马驿大屠杀之后,贵族势力日渐消弭,皇权和节度使直接发生冲突,唐朝没过多久也完蛋了,那个朱温后来随手灭了唐朝,自己当皇帝去了。


但是我们说,如果社会基础不变,屠杀了贵族也没用,很快就会重新成长起来,但是这次没救了,社会底层操作系统变了,农民直接向皇帝纳税,皇权开始大到随时捏死所有地方豪强,那种门阀APP运行不起来,随后中国也就进入了宋朝开始的平民时代。


当然了,这个过程中印刷术起了很大的作用,知识不再是顶层特权,开始向基层扩散,这也扩大了后备干部储备,为接下来的平民时代做好了准备。


不过这里说的平民时代,不是农民时代,而是小地主,也叫寒门。对,寒门的意思是对皇权形不成威胁的小地主们,不是指农民,农民读不起书,在古代东西方农民出人头地都非常非常难。


所以总结下可以这么看待贵族的衰落:


贵族制在唐朝到了巅峰,也开始慢慢衰落,皇帝在安史之乱后有了新税收来源,开始压制贵族,而且贵族权力又受到节度使的打压,后来三股势力中,节度使先干掉了贵族,又干掉了皇权,唐朝亡于节度使。


随后到了宋朝,军头起家的宋太祖杯酒释兵权,解除了可能做大的军头们的权力,继续推行两税法,豪族再也没长起来,于是朝廷开始大规模搞科举选拔官员。中国也就进入了平民时代,贵族门阀这种延续了千年的玩意终于消停了。

回到首页 | 返回顶部| 会员注册

Copyright © 2014-2064,www.aixincb.com,All rights reserved
版权所有 www.爱心传播.com 京ICP备14059545号-1

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