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实生活中,很多人都喜欢通过外在评价去了解一个人。
有的人注重能力,有的人注重性格,有的人注重财富。
事实上,真正能体现一个人是否优秀的,不是性格好坏,也不是能力强弱,更不是财富多寡。
屠呦呦在获诺贝尔奖之后感慨:
不要去追一匹马,用追马的时间种草,待到春暖花开时,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。
为人处世,林林种种皆是修炼。
做人,最掉价的行为就是以下四种,希望你一个都没有。
生活中有些人,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在别人面前吹牛,大包大揽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。
我有一个同学,刚买了房,背着一大笔房贷,生活压力之大显而易见。
但每次有朋友找他借钱的时候,他都满口答应。
每次和朋友在外面吃饭聚餐的时候,他都抢着买单。
为此,朋友经常和妻子吵架。
妻子觉得,他不自量力,没有金刚钻,还偏偏喜欢揽瓷器活。
朋友觉得,大家关系好,感情比钱重要。
前段时间,朋友和妻子之间终于还是爆发了结婚以来最大的一场争吵:
别人借钱的时候朋友满口答应,后来因为家里钱不够,朋友去做了信用卡套现,自己承担着高昂的利息,把借来的钱借给了别人。
妻子知道这件事之后,当场提出了离婚,连夜回了娘家。
要知道,一个人没钱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没钱却还要假装富足有余的样子。
作家亦舒曾说:
面子是一个人最难放下的,又是最没用的东西。当你越是在意它,它就会越发沉重,越发让你寸步难行。
这世上总有很多人,为了所谓的面子,不计后果地帮别人做一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,到头来吃苦的只会是自己。
正如《道德经》中所言:
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”
一个人,一定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几斤几两。
没有原则和底线,喜欢占人便宜
我们生活中,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:
蔡康永曾说:
人与人之间,是有一个情感账户的,每次让对方开心,存款就多一点,每次让对方难过,存款就少一点。
如果对别人只是一昧地索取而不知回报,那么两个人终将会走上相看两厌的地步。
每个人都应该明白这一点:
这世上,没有谁天生就欠谁的。
在《曾国藩家书》中,曾国藩给后辈提出了“九不交。”
其中有一项就是:“好占便宜者不交”。
曾国藩说: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,不可轻取人财。
贪小便宜之人,得到的是蝇头小利,而失去的却是人心。
喜欢占别人便宜的人,没有尊严,自私自利,别人当然不会喜欢。
对人谄媚讨好,喜欢伏低做小
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:
一位富商,有两位好友。
其中一位朋友嘴甜,经常拍他的马屁,各种阿谀奉承的话像是不要钱一样地给富商说。
因此,富商比较喜欢这位朋友,经常会买一些新奇的东西送给他。
另一位朋友为人比较木讷,不会说好话哄富商开心,但每次富商需要人帮忙的时候,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。
一次,富商和这两位好友出海游玩。
忽然狂风骇浪来袭,富商没站稳不小心掉到了海中。
此时,喜欢阿谀奉承的那位朋友,站在甲板上装作焦急地样子,嘴上喊着:“你坚持住,我马上来救你。”
可是,他没有半分行动。
为人比较木讷的朋友,不顾自身安危,第一时间跳下了海把富商救了起来。
做人,如果只会巴结别人,那只会让自己失了尊严。
与人相处,只有彼此平等,才能惺惺相惜,才会不离不弃。
与人交往,再能说会道的嘴,也不如怀揣一颗真诚的心。
这世上,有太多虚与委蛇的应付。
判断一个人值不值得交往,不能光听他的嘴,更重要的是要看他的行动。
正如作家莫言所说:
刻意去讨人喜欢,折损的,只能是自己的尊严。
谄媚讨好,只会让人不喜。
以情暖心,才能换得真心。
沉不住气,喜欢处处显摆炫耀
常言道:“慧者多敛藏,愚者常炫耀。”
仔细想想,确实如此。
一位珠宝商人曾到伦敦参加了一场宝石拍卖会。
期间,他见邻座坐着一位老人,穿着异常普通,却在手表上镶嵌着几颗宝石。
于是他问老人:“您的宝石手表很值钱吧?”
邻座老人微笑着说:“没有,这只是一块很普通的手表。”
珠宝商人听完,便向老人炫耀起来自己家是做珠宝生意的,家里宝石无数。
邻座老人平淡地听着他的讲述,并夸他厉害。
拍卖会上,珠宝商人用六万英镑拍下了一颗珍贵的蓝宝石。
散场后,他拿着宝石向邻座老人炫耀。
却不想,这时候老人开口了:
刚才看你说得头头是道,我还觉得你对珠宝的鉴赏能力也非常在行,所以我才没提醒你,不曾想你竟买下了这颗宝石,它其实不值这个价。
珠宝商人大惊,经过多番打听,才知道原来这位低调的老人竟是世界珠宝大亨格拉夫。
很赞同一句话:
你越是炫耀什么,你就越缺少什么。
有道是,自古人生最忌满。
为人处世,其实最重要的是做到“半满”。
打肿脸充胖子,只会招来麻烦一大堆;
喜欢占人便宜,往往会吃大亏;
对人谄媚讨好,换来的只会是不被尊重;
处处显摆炫耀,显露的是自己的浅薄。
做人、做事,如果有了以上四种行为,换来的只会是他人的嘲笑。
点亮在看,无论何时,谋正业,走正道,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踏踏实实做事,真真实实做人。
作者:哲学君·阿命,来源:哲学人生网(ID:zxrsnet)哲学人生网,数百万人关注的微信大号,反思人生的问题,感悟生活的哲理,追求心灵的自由,享受智慧的快乐。
Copyright © 2014-2064,www.aixincb.com,All rights reserved
版权所有 www.爱心传播.com 京ICP备14059545号-1
扫一扫